📝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同志作為在地球上被邊緣化的小眾,在主流媒體的呈現經歷以下過程:先是備受忽視,繼而被刻板印象取代。以荷里活為例,荷里活的恐同情況就被形容為「失控」。1930年,美國電影協會(MPPDA)以維持社會的「良好品味」為由,推行「電影製作守則」,對電影內容作出審查,親熱鏡頭、裸露、性異常(包括同性戀)等內容被禁止出現。
因此,在守則被廢除前,同性戀處於失語的狀態,不能直接提及,若然需要提及同性戀,只能採取暗示的方式,而同性戀亦往往以刻板印象的方式出現於銀幕。為了符合社會傳統的性別系統,同性戀者的呈現為性別顛倒、錯位,被指涉是女同性戀的角色,往往易裝成男性化打扮,被指涉是男同性戀的角色則傾向陰陽怪氣、裝扮和舉止女性化,而他們都是病態、可笑、對社會有威脅性的角色。
即使去到1968年,守則因應社會風氣轉變而被廢除,同性戀得以在電影中解禁,但有關呈現只稍作改善,荷里活亦一直延續同性戀角色局限於受害者或施暴者的傳統,以1993年上映的《費城故事》為例,故事講述律師因男同志和愛滋病人身份而被解僱,因此聘請另一律師控告僱主,臨終前終於打贏官司。雖然電影沒有使用明顯刻板印象,但有刻劃男主角的健康急轉直下、最後病逝,反映同志在荷里活的呈現——普遍具備悲情色彩。
---
延伸閱讀:
Epstein, R. and Friedman, J. (2001). The celluloid closet. Culver City: Columbia TriStar Home Video.
Gross, L. P. (2001). Up from invisibility: Lesbians, gay men, and the media in Americ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usso, V. (1987). The celluloid closet: Homosexuality in the movies. New York: Harper & Row.
🏞圖片來源:Philadelphia (1993) 電影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