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s Content Farm
火星內容農場

由一眾資深火星寫手「小火子」主理,為您帶來有趣、準確、豐富、有深度的「媒介與資訊素養」內容。

【趨勢報告】

仇恨言論 VS 言論自由——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言論=?

自從社交媒體興起,讓人人成為自媒體(Self-media),網絡環境更自由開放、大家更暢所欲言,這種網絡文化氣氛不只造就了百花齊放的言論,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Fact Check,Check乜嘢?》講座足本筆記

錯過了由火星長老及區家麟博士《Fact Check,Check乜嘢?》公民講堂,而又好想知究竟真係「Check乜嘢?」?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聽首歌都會出事?Spotify 與數碼行銷

紐約大學的心理學系教授 Pascal Wallisch 和畢業生Nicole Leal 派發了 190 份問卷,他們發現同學對流行音樂的喜好與他們的性格是相關的。雖然研究的樣本不大,結果難以證明什麼,但總給地球人一個提示:我們對流行音樂的喜好絕對可以成為一種大數據!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市場化 Marketizationzation】

市場化和新聞專業

我們正活在一個受市場經濟處處影響的世代,媒體公司亦當然不例外。在市場化下,媒體公司是一個商業組織,新聞的製作以效率和速度為先,大大影響了傳統新聞價值。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數據化與社會信用制度

📝 文:K先生 在流動科技的普及下,除了社交媒體,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式早就涵蓋了地球人的日常生活,你可以用手機買賣衣服,叫外賣,訂酒店,買車票,可謂「衣食住行」樣樣齊。多了手機這一個媒介,買賣的過程就必然被「數據化」,食客的帳戶,餐廳的帳戶,涉及交易的第三方都會記錄了每次的買賣,而當我們的日常生活都被「數據化」,就引來不少憂慮,除了一旦資料外洩 ,個人紀錄給外人看光,令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同樣令人擔心的,是政府的全面監控變得相當容易。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個人化 Customization】

社交媒體數據收集的攻防戰

📝 文:K先生 除了Cookie,網民在社交平台的記錄同樣能了解你的偏好。企業憑著分析用戶LIKE了甚麼專頁,分享了哪些文章,可以拆解用戶的想法,估算用戶的喜惡。這些資料都可以變成收入。以全球最高市值的社交媒體企業Facebook(FB)為例,2017年的盈利達到150億美元。用過FB的,都知道登入平台是免費的,哪到底它如何賺錢?答案是:廣告收入,2017年FB收入有逾9成都是來自廣告收入,能夠吸引廣告商,全因FB了解用戶,令廣告變得「個人化」。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虛擬鄰近性 Virtual Proximity】

在液態中觸碰虛實

常識告訴我們,如果要跟其他人建立緊密的社會關係,沒有任何情況比起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面對面來得直接。當互聯網科技方興未艾,有些學者認為,虛擬世界的交流不能取代線下的「真實互動」,而箇中原因,是虛擬互動無法產生一種深厚的共在感 (co-presence)。可是,傳播科技真的不能讓我們感到「天涯若比鄰」嗎?彼此的物理距離,又真的如此重要嗎?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媒介與美】

難分真與假,「人面」多險詐

「照騙」行為屢見不鮮,「騙徒」手法層出不窮,全因修圖應用程式大行其道,各適其適的修圖功能令人人輕易指頭一掃,變出萬千美貌,上載至社交媒體吸「睛」吸「Like」。一旦被揭穿「真相」,「騙徒」真身往往令人大跌眼鏡;如果「騙徒」是那些具影響力的網紅,甚至會在網上遭人圍剿,流失大量粉絲。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慢新聞 Slow Journalism】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當地球迎來全速前進的時代,「慢活」主張開始應運而生。你又有沒有想過,連新聞都可以慢?「慢新聞」 一詞首見於2007年,由英國羅漢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Roehampton)的英文創意寫作系資深講師Susan Greenberg提出,她在英國政治文化雜誌《Prospect》發表一篇名為〈慢新聞學〉的文章,指出現在新聞的獲得愈來愈容易,但新聞需要時間等待和尋找。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香港傳媒教育考古】

香港的傳媒教育

香港大學張志儉博士曾在 2004 年進行了一項研究,從中小學教師收集了 1,027 份問卷,有幾項發現:當中六成中學教師認同傳媒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同學的道德水平、四成認同分析媒介內容和訊息是重要課題、只有約一成認同教師應該教同學欣賞傳媒訊息。這反映了大部分教師把傳媒看成是有害的。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Societies have always been shaped more by the nature of the media by which men communicate than by the content of the communication."— Marshall McLuhan (1911-1980), a major communication theorist.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傳媒教育考古】

傳媒教育的歷史

傳媒教育的源起,可謂是掛著保護兒童和青少年的口號而來的。當時的社會抱著一個大前題——媒體會「教壞細路」,是通俗無營養的,睇得多會學壞。在英國,最早期的傳媒教育課本早於 1933 年出現,由文學評論人 F.R. Leavis 和他的學生寫成,用當時的新聞、廣告和流行文學作品作為教材,他們強調媒介和流行文化會侵食經典文學,讓人變得膚淺,難登大雅之堂。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媒介與資訊素養 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媒介與資訊素養(簡稱「媒介素養」)是一個大概念,它包含了一組能力,一般來說它指向分析媒體資訊的能力(knowledge)、利用媒體創造意義和內容的能力(skills),和賞析媒體的態度(attitude)。參考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的文件,推動媒介素養有幾個大目的:讓地球人能夠清楚知道媒體資訊的來源、有效組織媒體資訊、利用媒體表達自我等等,這些最終都是為了增加資訊的透明度,有利知識型公民社會的形成。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曲奇 Cookie】

你的曲奇被賣了

📝 文:K 先生 地球人,可能連你自己也沒留意,當你一上網的時候,就會生產 Cookie(曲奇)。這種 「Cookie」不是真的餅乾,而是一堆上網記錄。根據世界私隱論壇(World Privacy Forum) 早在 2013 年的報告,有逾 4000 個資料經紀(Data Bonkers) 收集大量的 Cookie,然後轉售出去,賺個盤滿缽滿。而整個過程,「負責」生產 Cookie 的你也許都不知道。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同性戀在荷里活的呈現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同志作為在地球上被邊緣化的小眾,在主流媒體的呈現經歷以下過程:先是備受忽視,繼而被刻板印象取代。以荷里活為例,荷里活的恐同情況就被形容為「失控」。1930年,美國電影協會(MPPDA)以維持社會的「良好品味」為由,推行「電影製作守則」,對電影內容作出審查,親熱鏡頭、裸露、性異常(包括同性戀)等內容被禁止出現。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a theoretical physicist who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熱血街舞團》VS《中國有嘻哈》:綜藝爆紅靠大家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中國綜藝近年在地球開始冒起,其中由愛奇藝製作的《中國有嘻哈》,不但一度引發席捲全國的嘻哈風潮,節目更衝出中國,於港台享有高知名度。愛奇藝乘勝追擊,推出同樣以選秀掛帥的《熱血街舞團》,力圖複製《嘻哈》的成功,但事與願違,直至結束也未能掀起波瀾。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補品】

《當日出日落同步上演:致香港流行文化 2012-2017》

📝 文:鍾曉烽 阿叻、坤哥、HOCC、黃耀明、毛記電視、《綠豆》、《東張西望》、Rubberband、C Allstar⋯⋯地球某角落,今期流行甚麼,不消一星期可能已經一百八十度反轉再反轉。有些評論者會認為,流行文化低俗煽情,難登大雅之堂,沒有研究價值可言。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 火星數據庫:電影票房 】

最高票房的電影

地球人製作電影已經有百多年歷史,發行過的電影不計其數,要數至今最高票房的電影,就是 2009 年上映的科幻電影《阿凡達》,票房接近 28 億美元。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生字】

Stereotype 刻板印象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有一種媒體的呈現叫「刻板印象」。它不陌生,更是十分常見,例如在香港,90 後、00 後就是不為自己將來打算的「廢青」;擁有動漫、電動等興趣的,就是不擅與人溝通、不修邊幅的「宅男」;地球人對不同國家的朋友,也有不少有趣想像,例如法國人特別浪漫。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Every child is an artist, the problem is staying an artist when you grow up" — Pablo Picasso (1881-1973), a Spanish painter who started the Cubist movement.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媒介與美】

媒介上的「美」——貪靚無罪,P 圖有理

在相機年代,如果要修圖,必須接受專業「P圖」訓練,並累積一定功力和造詣;但到了手機年代,只要一機在手,下載各款手機應用程式,人人也是「P圖達人」。其中最歡迎的莫過於《美圖》,其手機程式在全球的總下載次數有 15 億,每月活躍用戶有超過 4.81億,絕不比 Instagram 遜色(直至去年九月 IG 每月活躍用戶有 7 億) 。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媒介與美】

媒介上的「美」——你的樣子如何,你的日子也必如何?

或許不少人都同意「你的樣子如何,你的日子也必如何」,但對於大部份長相平庸的人來說,都不希望這是事實。不過現實是殘酷的,日本便有人做了一個社會實驗,揭露了一個人所共知卻沒有點破的公開秘密⋯⋯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 火星數據庫:媒介與美 】

媒介上的「美」——外貌協會調查

讓小火子帶大家看看,為了達致理想的審美標準,地球人到底花了多少心思、時間和金錢?單在 2016 年,地球人消費了全球價值達 3,180 億歐元的化妝品和高檔奢侈品。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媒介與美】

媒介上的「美」

走在街上,不難找到美容、護膚、瘦身纖體等大大小小的廣告,包圍地球人的生活空間,同時佔據了思考的空間。這些廣告上的代言人都滿足了某種理想的「美人」標準。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The less you know, the more you believe." — Bono, an Irish musician and social activist.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柯達化 Kodakisation】

📝 文:鍾曉烽 地球語有云:去旅行去到盡。打工仔女不論行業,每逢長假期,都會搖身一變成為專業的觀光客,用手機拍拍拍,或在十大必到景點「打卡」。回望歷史,攝影一直與旅遊業息息相關,而攝影技術的發展不斷改變我們的旅遊習慣,其中一個例子是旅遊「柯達化」(Kodakisation)。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補品】

《有種公民:遊走城鄉的紀錄者》

在不少地球人眼中,主流媒體表現令人失望,傳媒作為「第四權」的力量似乎漸漸減弱。隨著傳播科技和網絡的發展,世界各地愈來愈多人成為公民記者 ,運用新的傳播工作,生產和發佈有別於企業化媒體的新聞內容;而公民新聞強調參與式新聞實踐,在出版、編輯和分發內容的過程都按開放和協作(Collaborative)為主導原則。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廣播法例都有 Freestyle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在中國做娛樂事業其實很難。音樂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自去年6月底播出後迅速火紅,密謀「添食」新一輯卻被叫停,原因是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於今年1月下達指示,要求電視台不用嘻哈文化、亞文化(非主流文化)、喪文化(頹廢文化)及有紋身的藝人。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You can't use up creativity. The more you use, the more you have" — Maya Angelou (1928 - 2014), an American poet, singer, memoirist, and civil rights activist.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 火星數據庫 】

中國電影市場熱辣辣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中國電影市場的速度可謂「快過火箭」。2017年,《戰狼2》票房「冇得輸」,這部電影由中國演員吳京自導自編自演,講述主角在海外為身陷屠殺中的同胞戰鬥,最終成功帶領他們脫險,一句台詞擲地有聲:「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生字】

小鮮肉 Young Hunk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小鮮肉」近年成為地球的流行用語,而影視圈內,「小鮮肉」是指年輕、高顏值、高人氣的男明星。在中國,2014 年是小鮮肉冒起的一年,南韓偶像組合 EXO 的中國成員、當時同為24歲的吳亦凡和鹿晗,於該年先後回國發展並迅速走紅。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補品】

社交媒體元素表

想像一下,如果把不同的社交媒體排成一個化學元素表,結果會怎樣?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尋找媒體記憶

📝 文:鍾曉烽 要談媒體和集體記憶之間的關係,先要由時間說起。歷史上,不同的大眾媒體面世,都改變人類如何安排時間,還有感受時間的方式。透過不斷重複廣播節慶或假期相關的消息、定時定候播放特定的節目,電視有效製造社會大眾的公共時間( Common public time),形成一個集體記憶共享平台。在娛樂消遺的選擇相對匱乏的年代,「日頭猛做,到依家輕鬆下,食過晚飯,要休息返一陣」,令綜藝節目《歡樂今宵》成為香港普羅大眾的集體回憶。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Curiosity about life in all of its aspects, I think, is still the secret of great creative people” — Leo Burnett (1891-1971), an American advertising executive and the founder of Leo Burnett Company, Inc.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大量生產「影響力」的追隨者工廠、點擊農場

自從社交媒體興起,「影響力」在數碼世代變得可以量化計算,一個歌手、演員、政治人物⋯⋯夠不夠「紅」、夠不夠受歡迎,一切從Followers(追隨者)、Like(讚好)數字反映,這些數字更與金錢銀碼直接掛勾,而這種「影響力」更在政治、社會上發揮重大作用。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香港社會的三波懷舊潮

📝 文:鍾曉烽 在《影視香港:身份認同的時代變奏》一書,本地學者馬傑偉和曾仲堅指出,2010年前的香港社會曾經歷兩波懷舊潮。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生字】

Cliffhanger 懸念

A dramatic and exciting ending to an episode of a serial, leaving the audience in suspense and anxious not to miss the next episode.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Any fool can know. The point is to understand." —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a theoretical physicist who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倒金字塔寫法的由來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年紀小小的地球人可能還未聽過「倒金字塔寫法」。這種新聞寫作方式源遠流長,簡單來說,就是在一篇新聞中,將愈重要的事實放愈前,愈次要的則放愈後。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電影評級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導演:「我有權拍任何題材!」 觀眾:「我有權看尺度大的電影!」 家長:「我要保護孩子免受不良資訊污染!」各方爭持不下,怎麼辦?地球人選擇以制度解決。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Journalism is printing what someone else does not want printed: everything else is public relations.” - George Orwell (1903-1950), author of “Animal Farm” and “1984”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電視的演變

聲音、畫面有無問題?傳統電視用模擬廣播(Analogue TV)將連續、動態的聲音和畫面,轉換為連續轉變的電力訊號,傳輸至接收器即電視機後,再將電力訊號還原為聲音和畫面。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The media's the most powerful entity on earth. They have the power to make the innocent guilty and to make the guilty innocent, and that's power. Because they control the minds of the masses."— Malcolm X (1925–1965), an African-American Muslim minister and human rights activist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大事】

中大聯合書院

早前跟中大聯合書院學生一起經歷瞬間看地球,還問了長老很多有關這間火星社企的問題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氛圍新聞 Ambient Journalism】

新聞是氛圍?

地球人是從那裡知道香港或其他地方發生的事情?什麼事情重要、什麼事情需要馬上得到最新消息⋯⋯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The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stop questioning. Curiosity has its own reason for existing." —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a theoretical physicist who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生字】

Vox Pop 街頭採訪

Vox pop (街頭採訪),是電視記者的採訪手法之一。Vox pop 一字本身來自拉丁語的 Vox populi,意思即是人民的聲音(voice of the people),所以採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沒有腦癌,但卻患上「電玩成癮」

地球人對手機輻射會影響大腦神經或會引致腦癌,應該略有所聞。 的確,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4年發表的文章指出,流動電話比起固網電話的幅射量高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If you’re really in favor of free speech, then you’re in favor of freedom of speech for precisely the views you despise. Otherwise, you’re not in favor of free speech.” - Noam Chomsky, an American linguist, cognitive scientist, historian, social critic, and political activist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生字】

Nostalgia 懷舊

📝 文:鍾曉烽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走到四十年。早前的《我和你音樂會》,天王郭富城 Chok 著對香港人唱出「愛愛愛不完」,蔣志光和韋綺姍台上再相逢,還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全地球只需要5部電腦?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 (IBM) 前行政總裁 Thomas J Watson 曾在四十年代初表示,全球市場對電腦的需求只有 5 部 (I think there is a world market for about five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Any truth is better than indefinite doubt" — Arthur Conan Doyle (1959-1930), the creator of detective character Sherlock Holmes and author of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來自北韓的駭客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上回提到,北韓並非想像中落後。隨着 3G 普及,首都平壤幾乎每10 人就有 1 支手機,「低頭族」並不罕見。2013 年,當地推出阿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平壤連線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地球有個神秘國度叫北韓,據說由於電力匱乏,這個國家在衛星照片只剩黑暗。不過,假如你認為這個落後的國家與網絡絕緣,那就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Education is not the learning of facts, but the training of the mind to think." —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a theoretical physicist who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生字】

Beat Reporting 分線採訪

「俾個 Beat 我!」Beat 除了是音樂節奏,也是記者的專攻領域。 Beat reporting ,分線採訪,即記者專門負責某一個範疇的新聞。例如政治、教育、醫療、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腦袋大掃除

今日年廿八洗蠟遢,腦袋毒素都要趁新年前清一清,一班中大學生在過去的星期六便參加 I.CARE Centre for Whole-person Development 博群全人發展中心 Digital Detox Camp 火星數碼排毒營,跟發呆大賽冠軍得主 Void 棨豪一起以發呆清清腦袋,迎接新一年!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Facebook的第一個帳戶是?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地球有個「臉書帝國」,指的是坐擁20億用戶的社交媒體Facebook,於2004年由朱克伯格創立。十多年過去了,該「帝國」影響力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生字】

Phubber 低頭族

不論年齡、膚色、血統,在智能手機的年代,人類多了一個新族群,就是隨時隨地機不離手的低-頭-族-Phubber!Phubber由phone (電話) 與snubber (冷落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 文:藍曉嵐 最近鬧得滿城風雨的浸大事件,最惹人關注的影片地球人有看過嗎?事件引起不少討論,當中很多地球人都是看過影片才關注事件。 地球人正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雲端真的在雲上?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隨著科技進步,地球人的遺憾彷彿都少了。因為有了雲端(Cloud),即使遺失手機,只要備份在「雲」,隨時都可復原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Today's news is tomorrow's history." - Judy Croome, South African novelist, writer and poet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生字】

News Anchor 新聞主播

每到新聞時段,便會看見幾張熟悉的漂亮面孔出現在電視屏幕,以沉實清晰的聲線為大家報導新聞,他們便是新聞主播,News Anchor。Anchor本身可以解作為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最新發明】

真・社交

各位低頭族常常機不離手,眼不離熒幕,病情越見嚴重,而且有擴散跡象,即使親友共聚,各人視線依然對準手機屏幕。有見及此,有發明家專誠研發了這款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生字】

Cue 拍攝提示

拍攝現場不難聽到工作人員經常說「畀cue」,千萬不要誤會是「畀cute」,然後摸不著頭腦,懊惱為何常常要求演員對鏡頭給予可愛表情,難道不夠可愛麼?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涵化理論 Cultivation Theory】

電視看到的就是真實?

📝 文:鍾曉烽 小火子的媽媽經常話當年,近來就談起地球人「電視汁撈飯」的年代。那時候,地球人收工放學後,都會安坐家中,守在電視機跟前。在這個黑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溝通方法層出不窮-Animoji

地球人靠文字傳達訊息,深怕未能準確表達語氣,標點符號「⋯⋯」、「?」、「!」讓大家彷彿「睇字聽到聲」,但地球人仍然覺得太單調,同時又抗拒兜口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Ninentdo 紙板控制器

在人人在線,連小朋友都一人一機的年代,不同品牌都追求設計更簡約的產品。Ninentdo 反其道而行,推出紙板控制器,讓大家重拾實體玩具的質感和樂趣。傳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Poor little Facebook...never had any real friends."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地球人觀影初體驗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今時今日的地球人,電影面世初所引起的恐慌,你能夠想像嗎? 獲得如此「光榮」的是《火車進站》。這是地球第一批影片之一,由法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MIL的重要性

片入面的小朋友,個個都似食了聰明豆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Facebook 不再流行,你知道嗎?

睡醒在床上滑手機,看朋友在 Facebook 上 Update 一則一則的帖文,可能是你每天的指定動作。但你知道,在年輕人的世界 facebook 已 Out 了嗎?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生字】

Youthquake 青年震盪

相信大家讀過地理科也會認識Earthquake(地震)一詞,但有沒有聽過Youthquake呢? Youthquake成為牛津辭典去年年度字,表達了年青人(youth)的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迴音廊 Echo Chamber】

地球人只愛「圍爐取暖」?

📝 文:鍾曉烽 天寒地凍,「圍爐取暖」,除了是保溫方式,也是地球人形容社交媒體的關鍵詞。 早於互聯網開始普及、Facebook和Twitter仍未面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每當share前,你有fact check嗎?

每天醒來,facebook、Instagram、各新聞網站,資訊排山倒海而來,資訊不乏,缺乏的是注意力,很多人看3分鐘的片或文章已沒耐性,成就了「標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2017 年度搜尋關鍵字:HOW

📝 文:Lucy the Boy 登登登登,Google 上個月尾公佈了 2017 年度的關鍵字排行榜,全球最多人搜尋的頭三個字分別是「Hurricane Irma」、「IPhone X」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生字】

Copywriter 廣告文案

一個廣告,基本由美術與文字這兩方面協作產成,而廣告行業中,負責美術的人叫Art Director,負責文字的人叫Copywriter。Copy解作複製、抄寫,Writer解作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2018年,放下電話,多關心身邊人。」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被冰封的Facebook數據庫

眾所周知,龐大的Facebook集團在美利堅合眾國發跡並紮根,很自然大家都會想到它的總部、數據庫、重要建設均設在美國,但小火子竟然發現,在離開美洲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world-famous for 15 minutes." - Andy Warhol (1928-1987), American artist, director and producer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沉默的螺旋 Spiral of Silence】

講不出聲~講不~出聲~

📝 文:鍾曉烽 作為「數碼原住民」,小火子每天都花不少時間瀏覽網上的帖文。雖然諗頭多多,偶爾覺得不吐不快,但小火子總認為自己的想法,跟一眾網民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You can read plenty of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now. Print, however, still looks like truth." - Irma Boom, Dutch graphic designer specialized in book making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生字】

Trending 洗版

說起Trend這個字,作為走在時尚尖啄的你,自然會想到一個「潮」字。在時裝界,Trend固然可解作流行趨勢、時尚潮流,若被形容為Trendy,那就是你敏銳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Facebook進化史】

我的Facebook快樂時代

猶記得2007年某天,登入hotmail(那時gmail還未盛行)收到一封電郵,說某位朋友邀請我登記facebook,於是按進去,便開展了我的facebook生涯至今。十年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The greatest gift you can give anyone is your undivided attention...” - Will Schwalbe, writer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第三者效應 The Third-person Effect】

自我感覺良好系列

📝 文:鍾曉烽 每年放榜前後,香城會充斥「商科醫科為狀元之選」的新聞。允行的父母相信,其他怪獸家長定必會遊說子女以此為目標,因此鼓勵允行走他自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網絡讓世界更自由嗎?

美國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每年發表有關全球網絡自由的調查報告,2017年的報告剛剛出爐,結果有以下幾點摘要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What information consumes is rather obvious: it consumes the attention of its recipients...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生字】

Meme 網絡紅物

在網絡上看圖多過看文字,要表達心情,除了emoji外,最「繪形繪聲」莫過於各式各樣的meme。看起來由兩個"me"組成,以為meme是「Me世代」網絡興起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大事】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迎新營

多謝明報校園記者計劃邀請,希望小記者們好好享受、有所得著! #尋真相拓視野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Netflix 數據報告

📝 文:Lucy the Boy 面對大量新興媒體,電視作為媒體好像已經風光不再,這可能只是個錯覺。港劇選擇有限,看來看去都是同一套路的「膠劇」,近年就有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生字】

Extra 臨記

霞姐飯盒你未必吃過,但茄喱啡你一定聽過。臨時演員都是演員,你當然可以直接翻譯為temporary actors,不過專業說法是,extra。顧名思義,extra,多出了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注意力經濟 Attention Economy】

供過於求的資訊爆炸年代

📝 文:火星長老 資訊年代,資訊大量生產,源源不絕,要多少有多少,當中更不乏免費的。經濟學入門必修第一課:供求定律,供應大於需求時,價格下調,反過來,需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媒介與資訊環境將會改善?

當大家對正身處的媒介與資訊環境感到苦惱和憂慮,學者、專家們樂觀地預視情況終將改善。假新聞、假消息、誤導性資訊等等近年鬧得熱哄哄,正因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Who controls the past controls the future. Who controls the present controls the past.” - George Orwell (1903-1950), author of “Animal Farm” and “1984”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生字】

Binge-watching 煲劇

人類愛煲劇,非始於今天。二十年前,為了追看木村拓哉如何度過他的《悠長假期》,不少人朝盼晚盼,盼到整套光碟,擇個良辰吉日,一口氣看完。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兩級傳播理論Two Step Flow】

關於KOL,我想說的是⋯⋯

📝 文:藍曉嵐 哪一位 IG 男神女神是你每天的追蹤對象?放學後,你有沒有跟蕭叔叔 和 Ben Sir 學英文學中文? 我們叫那些在社交媒體有大量讚好和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議程設定 Agenda-setting】

在網媒流行的時代,還有「頭條新聞」這回事嗎?

📝 文:鍾曉烽 地球語有云:瞬間看地球。可是,地球這麼大,又怎可以瞬間看清?這邊廂,H城的跨境經濟穩建發展,政府打算通過新的醫療和福利保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格言】

認同請分享

"Use Your Eyes Not Your iPhone"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