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鄰近性 Virtual Proximity】

在液態中觸碰虛實

常識告訴我們,如果要跟其他人建立緊密的社會關係,沒有任何情況比起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面對面來得直接。當互聯網科技方興未艾,有些學者認為,虛擬世界的交流不能取代線下的「真實互動」,而箇中原因,是虛擬互動無法產生一種深厚的共在感 (co-presence)。可是,傳播科技真的不能讓我們感到「天涯若比鄰」嗎?彼此的物理距離,又真的如此重要嗎?

已故社會學家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在著作《液態之愛》寫道:「分離的人們,手機讓他們得以保持接觸。保持接觸的人們,手機讓他們得以分離」,詩意地表達了流動裝置與人類之間的曖昧關係,熟悉的人即使近在身邊,手機這個「第三者」就可以輕易將之隔開,目光得到落點,永遠不需要投放到對方身上。另一位社會學家約翰・厄里(John Urry)則認為,相對於以上這種建基於物理鄰近性 (physical proximity)所產生的共在感,互聯網和相應的傳播科技造就一種虛擬鄰近性 (virtual proximity),讓人們即使分隔兩地,仍然可以感到與對方共在一處,甚至是情感連結。可是,這種看似突破地域和時間界限的虛擬鄰近性,又是否無遠弗屆呢?人們的文化、階級背景、政治信念又會否左右這種虛擬鄰近性?真與假、虛與實的社會關係,不只是通識考題的探討題目,更實實在在刻劃著我們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