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s Content Farm
火星內容農場

由一眾資深火星寫手「小火子」主理,為您帶來有趣、準確、豐富、有深度的「媒介與資訊素養」內容。

【市場化 Marketizationzation】

市場化和新聞專業

我們正活在一個受市場經濟處處影響的世代,媒體公司亦當然不例外。在市場化下,媒體公司是一個商業組織,新聞的製作以效率和速度為先,大大影響了傳統新聞價值。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個人化 Customization】

社交媒體數據收集的攻防戰

📝 文:K先生 除了Cookie,網民在社交平台的記錄同樣能了解你的偏好。企業憑著分析用戶LIKE了甚麼專頁,分享了哪些文章,可以拆解用戶的想法,估算用戶的喜惡。這些資料都可以變成收入。以全球最高市值的社交媒體企業Facebook(FB)為例,2017年的盈利達到150億美元。用過FB的,都知道登入平台是免費的,哪到底它如何賺錢?答案是:廣告收入,2017年FB收入有逾9成都是來自廣告收入,能夠吸引廣告商,全因FB了解用戶,令廣告變得「個人化」。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虛擬鄰近性 Virtual Proximity】

在液態中觸碰虛實

常識告訴我們,如果要跟其他人建立緊密的社會關係,沒有任何情況比起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面對面來得直接。當互聯網科技方興未艾,有些學者認為,虛擬世界的交流不能取代線下的「真實互動」,而箇中原因,是虛擬互動無法產生一種深厚的共在感 (co-presence)。可是,傳播科技真的不能讓我們感到「天涯若比鄰」嗎?彼此的物理距離,又真的如此重要嗎?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慢新聞 Slow Journalism】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當地球迎來全速前進的時代,「慢活」主張開始應運而生。你又有沒有想過,連新聞都可以慢?「慢新聞」 一詞首見於2007年,由英國羅漢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Roehampton)的英文創意寫作系資深講師Susan Greenberg提出,她在英國政治文化雜誌《Prospect》發表一篇名為〈慢新聞學〉的文章,指出現在新聞的獲得愈來愈容易,但新聞需要時間等待和尋找。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媒介與資訊素養 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媒介與資訊素養(簡稱「媒介素養」)是一個大概念,它包含了一組能力,一般來說它指向分析媒體資訊的能力(knowledge)、利用媒體創造意義和內容的能力(skills),和賞析媒體的態度(attitude)。參考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的文件,推動媒介素養有幾個大目的:讓地球人能夠清楚知道媒體資訊的來源、有效組織媒體資訊、利用媒體表達自我等等,這些最終都是為了增加資訊的透明度,有利知識型公民社會的形成。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曲奇 Cookie】

你的曲奇被賣了

📝 文:K 先生 地球人,可能連你自己也沒留意,當你一上網的時候,就會生產 Cookie(曲奇)。這種 「Cookie」不是真的餅乾,而是一堆上網記錄。根據世界私隱論壇(World Privacy Forum) 早在 2013 年的報告,有逾 4000 個資料經紀(Data Bonkers) 收集大量的 Cookie,然後轉售出去,賺個盤滿缽滿。而整個過程,「負責」生產 Cookie 的你也許都不知道。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柯達化 Kodakisation】

📝 文:鍾曉烽 地球語有云:去旅行去到盡。打工仔女不論行業,每逢長假期,都會搖身一變成為專業的觀光客,用手機拍拍拍,或在十大必到景點「打卡」。回望歷史,攝影一直與旅遊業息息相關,而攝影技術的發展不斷改變我們的旅遊習慣,其中一個例子是旅遊「柯達化」(Kodakisation)。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尋找媒體記憶

📝 文:鍾曉烽 要談媒體和集體記憶之間的關係,先要由時間說起。歷史上,不同的大眾媒體面世,都改變人類如何安排時間,還有感受時間的方式。透過不斷重複廣播節慶或假期相關的消息、定時定候播放特定的節目,電視有效製造社會大眾的公共時間( Common public time),形成一個集體記憶共享平台。在娛樂消遺的選擇相對匱乏的年代,「日頭猛做,到依家輕鬆下,食過晚飯,要休息返一陣」,令綜藝節目《歡樂今宵》成為香港普羅大眾的集體回憶。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氛圍新聞 Ambient Journalism】

新聞是氛圍?

地球人是從那裡知道香港或其他地方發生的事情?什麼事情重要、什麼事情需要馬上得到最新消息⋯⋯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生字】

Nostalgia 懷舊

📝 文:鍾曉烽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走到四十年。早前的《我和你音樂會》,天王郭富城 Chok 著對香港人唱出「愛愛愛不完」,蔣志光和韋綺姍台上再相逢,還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 文:藍曉嵐 最近鬧得滿城風雨的浸大事件,最惹人關注的影片地球人有看過嗎?事件引起不少討論,當中很多地球人都是看過影片才關注事件。 地球人正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涵化理論 Cultivation Theory】

電視看到的就是真實?

📝 文:鍾曉烽 小火子的媽媽經常話當年,近來就談起地球人「電視汁撈飯」的年代。那時候,地球人收工放學後,都會安坐家中,守在電視機跟前。在這個黑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迴音廊 Echo Chamber】

地球人只愛「圍爐取暖」?

📝 文:鍾曉烽 天寒地凍,「圍爐取暖」,除了是保溫方式,也是地球人形容社交媒體的關鍵詞。 早於互聯網開始普及、Facebook和Twitter仍未面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沉默的螺旋 Spiral of Silence】

講不出聲~講不~出聲~

📝 文:鍾曉烽 作為「數碼原住民」,小火子每天都花不少時間瀏覽網上的帖文。雖然諗頭多多,偶爾覺得不吐不快,但小火子總認為自己的想法,跟一眾網民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第三者效應 The Third-person Effect】

自我感覺良好系列

📝 文:鍾曉烽 每年放榜前後,香城會充斥「商科醫科為狀元之選」的新聞。允行的父母相信,其他怪獸家長定必會遊說子女以此為目標,因此鼓勵允行走他自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注意力經濟 Attention Economy】

供過於求的資訊爆炸年代

📝 文:火星長老 資訊年代,資訊大量生產,源源不絕,要多少有多少,當中更不乏免費的。經濟學入門必修第一課:供求定律,供應大於需求時,價格下調,反過來,需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兩級傳播理論Two Step Flow】

關於KOL,我想說的是⋯⋯

📝 文:藍曉嵐 哪一位 IG 男神女神是你每天的追蹤對象?放學後,你有沒有跟蕭叔叔 和 Ben Sir 學英文學中文? 我們叫那些在社交媒體有大量讚好和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議程設定 Agenda-setting】

在網媒流行的時代,還有「頭條新聞」這回事嗎?

📝 文:鍾曉烽 地球語有云:瞬間看地球。可是,地球這麼大,又怎可以瞬間看清?這邊廂,H城的跨境經濟穩建發展,政府打算通過新的醫療和福利保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新聞週期 News Cycle】

「新聞」永遠不夠「新」?

📝 文:李薇婷 各位地球人,當你刷手機閱讀不同資訊時,有沒有試過,把自己剛讀到的資訊傳給朋友,人家竟說是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數碼足印 Digital Footprint】

警告!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 文:藍曉嵐 各位地球人,你們有沒有統計過自己上載過多少照片、影片到社交媒體?善忘的地球人記不起也不為奇,畢竟數量之多實在難以統計。不過肯定的是,打從你學會使用互聯網那一刻,已不知不覺留下了大量數碼足印(Digital Footprint)。 數碼足印即用家在互聯網的活動記錄,可以是用家主動發放的資訊...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有種地球人叫 YouTuber

📝 文:鈕鈷祿baby 地球人充滿創作與分享的熱情,每分鐘便有約300小時的影片從地球每一個角落上傳到YouTube,你沒有看錯,是每。分。鐘。300小時...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Youtube考古】

地球人幾時發明了 YouTube?

📝 文:鈕鈷祿baby 小火子在地球待久了,和地球人一樣,最喜歡上 YouTube「hea」。YouTube在2005年成立,任何地球網民皆可在這平台瀏覽、分享及發佈影片...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假新聞考古】

百萬人相信了「火星人侵襲 地球!」?

1938年萬聖節前夕,當時在美國CBS電台當播音員的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在《空中水銀劇場》播出改編自小說《世界大戰》的廣播劇…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